蒲洲花园
Un message destiné aux voyageurs de l'association, si vous souaitez ajouter vos photos sur le site. Vous pourrez nous les envoyer à pan.yu.en.france@free.fr , après le tri sélectif, nous prendrons en charge de les publier au plus vite. Merci de vos compréhension.
B33 贵阳 - 南沙资讯科技园等八大景点 B31 贵阳 ― 黔灵山 B32 贵阳 - 弘福寺黔灵山 黔灵公园位于贵阳市西北角,因黔灵山得名,园内古树参天,泉清石奇,集贵州高原灵气于一身,素有“黔南第一山”之称。 山上生长着1500余种树木花 卉和1000余种名贵药材,并有成群的猕猴和多种鸟类栖息于此。游客沿着“九曲径”登山可到达弘福寺,该寺建于清代初期,是个殿、堂、庙、廊齐备的古建筑 群。登上山顶望筑亭,贵阳市全景尽收眼底,这是一个综合性的游览公园。 弘福寺与山麓的麒麟洞及山上的摩崖石刻群,均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抗日战争期间,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曾被软禁于麒麟洞内。 黔灵公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黔灵公园以明山、秀水、幽林、古寺、圣泉、灵猴而闻名遐迩。公园建于1957年,园内峰峦叠翠,古木参天,林木葱笼, 古洞清涧,深谷幽潭,景致清远,自古是贵州高原一颗璀璨的明珠,有“黔南第一山”的美誉。 黔灵山开发已600余年,历代文人墨客多有题咏,山中有许多名胜古迹,如弘福寺、麒麟洞、九曲径、动物园、纪念碑、黔灵湖、瞰筑亭等,其中,弘福寺、 瞰筑亭、九曲径、麒麟洞、黔灵湖是其精华部分。 黔灵山主要由象王岭、白象岭、檀山、马鞍山、贵山、关刀岩、大罗岭、狮子岩、杖钵峰、宝塔峰和北峰 等群山峻岭组成。峰峦叠翠,起伏连绵,气势 磅礴,沟谷纵横,幽壑错杂,地形多变。整个地势北高南低,地貌上称为带状峰林谷地区。 黔灵山是贵阳向斜西翼上的一个次级背斜构造。由晚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地层组成,主要是中生代三叠系白云质石灰岩和晚古生代下二叠系石灰岩组 成。在这里褶皱、断层、泉水、溶塌角砾、峰林、谷地、盆地等齐全,植物达1000种以上,又是地学、生物学科研及教学的理想场所,吸引着众多的海内外学 者、专家。
弘福寺 弘福寺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西北的黔灵山上,距市中心约1.5公里。为赤松和尚(1634-1706年)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所创建。赤松,俗姓韩, 法名道领,号赤松。其先由浙迁长沙,经潼川,后随父定居贵阳。赤松少习儒,性嗜佛,20岁长齐剃度,遍参高僧,顿悟佛旨;35岁在贵阳白云寺闭门修学,三 年出关,名扬全省,僧俗共仰。赤祖为求静修之地,遍游贵阳诸山。在1672年,扪萝拊葛,登上大罗顶(今黔灵山),见万峰环绕,中结平原,堪为供佛道场, 遂立志在上建刹。士司罗妙居士喜舍其地,约四平方公里;贵州巡抚曹申吉为工程督导;赤松亲自操劳,灰头垢面,积三十二年建成梵刹。原寺中轴线上有山门殿、 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两旁有方丈苑、尊客寮、如意寮、厨仓、禅堂、云水堂、戒堂等,占地约12000平方米,楼台亭阁,庄严肃穆,道场兴 盛,禅风大振,常住僧众多达百余人。赤松亲订《丛林清规八条》定为十方丛林,为贵州首刹。清乾隆四年(1939年)清延颁赠《大藏经》一部,计七千余册; 清雍正特许开期传戒,民国期间曾为贵州佛教会所在地。民国十八年(1929年)果瑶法师于此创建贵州佛学院,曾任孙中山秘书之平刚曾在上讲学,学僧八十余 人,为贵州培养了一批知识僧人。1949年后,怀一法师主持法席,躬耕自食,修头陀行。“文革”期间,僧人四散,寺由黔灵公园管理。1983年,弘福寺列 为国务院公布的142座全国重点寺院之一。同时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7月28日归还给佛教界管理,由贵州省佛教协会会长慧海法师主持寺 务。经多年维修建设,现有大雄宝殿、观音殿、玉佛殿、弥勒殿等中供瞻礼,有贴金佛像27尊,缅甸玉佛十余尊,《乾隆大藏经》、《中华大藏经》、《房山石 经》各一部;并有石狮、石幢、铜宝鼎、铁鼎、钟鼓、幢幡宝盖、金字匾联等。设有法物流通处、素香斋、茶室;修复历任方丈灵骨塔十余座;新建贵州首座法华 塔、开山祖师经念塔、九龙浴佛石壁、钟鼓楼、天王殿、藏经楼、地藏殿、禅堂、斋堂、僧寮、尊客寮、方丈苑、碑廊等。 登临弘福寺之盘山古道 “九曲径”为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赤松祖师开辟,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咸丰五年(1855年)两度整修;1949年后,拓宽加固。全径 383级,沿途有“古佛洞”、“洗钵池”、“灵官亭”等古迹;有“多行好事广积阴功”、“虎”、“黔南第一山”、“正法眼藏”等摩崖石刻。寺后公路。汽车 可直达弘福寺。 法华经塔矗立于前山门外右前方,塔凡七级,高15米;奉藏《妙法莲华经》,塔六方,刻三十六佛及佛经摘录;塔后有《建塔因 缘功德碑》。正对大门是九龙浴石壁,经传释迦牟尼佛诞生时,九龙吐水为之沐浴。大山门上有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题“弘福寺”、“南无阿弥陀佛”;有已 故国家副主席董必武题“黔南第一山”。入门两侧有钟鼓楼,铜钟重三千余斤,铸于明成化五年(1469年),原在城内大兴寺,1980年移此,首重殿为天王 殿,供弥勒佛及护法四大天王,殿的南侧有《地藏经》碑刻,殿外侧两壁有巨幅绘画;二重殿为观音殿,奉三十二臂观世间,三十二手表菩萨三十二应身,大慈大 悲,寻声救苦;后有韦驮菩萨,金刚怒目,手持宝杵;第三重殿为大雄宝殿,奉释迦牟尼、阿难、迦叶、文殊、普贤及十八罗汉,均贴真金;墙上有佛陀画传。玉佛 殿释迦牟尼玉佛为缅甸籍华尼宏慧法师请自仰光,释迦坐像高1.5米,宽1.2米,重900公斤,玉质优良,慈相庄严,并有弥勒、观音等玉雕十余尊。“放生 池”旁有“曲尺亭”和长廊,亭前有樱花,春来繁花似锦,长年风光旖旎“双桂楼”前桂花绿荫如盖,入秋桂香四溢,令人流连忘返,楼前有联云:“一院桂荫疑有 雨,四厢花影欲登楼。” 寺后毗庐峰下有塔林,为弘福寺历代祖师及僧人、居士之灵骨安藏处,有名可考者计有赤松、瞿脉、参之、惺慧、光灿、弗云、湛然、柏青、心月、智明、慈云、觉崇。
Détails des sites touristiques uniquement en Chinois.
弘福寺
黔灵山
蒲洲山炮台
14
蒲洲山炮台•蒲洲花园•大角山天后宫•大角山炮台•亲水公园 •南沙资讯科技园•水乡一条街和南沙啤酒屋等八大景点
亲水公园
鸦片战争博物馆
袁崇焕纪念园
南沙资讯科技园等八大景点 蒲洲炮台 : 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位于蒲洲山50米高的山顶中部和东端,共有东、中、西三个炮位。每炮位各安装一门德国克虏伯后膛炮,另有炮池、坑 道、弹药库等设施,各炮位间用交通壕连接,蒲洲炮台与大角山炮台犄角相依,炮火可互相支援,是虎门要塞第一道防线的大角山左方前哨和滩头阵地的重要保险。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咸丰六年),即公元1857年,英法联军向广州进犯,炮台守军将士英勇御敌,浴血奋战,终因弹尽粮绝、寡不敌众,炮台被英法联军攻 陷。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在山角下深水码头登陆,炮台被日军飞机炸毁。 蒲洲花园 : 霍英东先生“立足南沙、建设番禺、联结香港、促进珠江三角洲和广东经济发展”的建设方针中建设花园式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蒲洲花园位于南沙新城东南部,南 靠大角山.北倚蒲洲山,东临宽阔的珠江水面,面积约23公顷。根据霍英东先生的构思,立意营造一个多姿多彩的植物花园,表现生态园林的造园意境,体现多元 文化艺术风格。全园分东、西两大区,东区引轴线连通蒲洲、大角两山之景点,再现西方古典名园的风采,西区地形高低起伏,园道回环曲折,融合东方花园的精 华,东西两区以湖面自然过渡,浑然一体。园内的主要景区有水石园广场,棕榈园,地花园,桃花园,荫生园,月季园,地毯花坛,台地园。 大角山亲水公园 : 环岛路南,总占地面积近80万平方米,其中陆地面积606356平方米,公园的植物配置简繁适宜,并通过地区特有树种突出表现了其广州海滨城市的公园特色。整个公园的设计贯穿着“自然之韵、文化之韵”的理念,公园由两个圆及纵横两条轴线组成,共分为文化园景区、海星沙景区、滨海景区、滨海湿地景区,整个公园极好地表现了现代与传统风格的有机结合。 大角山天后宫 : 濒临珠江出海口的伶仃洋,依山傍水、钟灵毓秀,曾被评为番禺八大旅游美景之一。天后宫依山而建、殿宇辉煌、楼阁宏伟。它集北京故宫的建筑风格与南京中山陵 的建筑气势于一体,被誉为“天下天后第一宫”。天后宫的前身是建于明代在鹿颈村的天妃古庙,清乾隆年间经修复后,定名为元君古庙,抗战时期被日寇飞机炸 毁。为顺民意,已故香港知名人士霍英东先生倡导并捐资,于1994年在南沙大角山重建天后宫,并于1996年5月10日(农历三月廿三)举行盛大的开光仪 式。这里是供人们观光朝圣的好地方,一直香火鼎盛。景区内大角山有炮台多座,国务院于1982年正式将其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 教育基地,是青少年参观学习和缅怀先烈的好去处。 大角山炮台 : 建于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包括8个炮台11个炮池,振威台、安胜台、安威台等。据悉,2002年大角山上发现了几百个“金罐”,这些“金罐”里装 的是骨灰,但没有任何文字说明。根据鉴定,“金罐”装的是18岁-35岁中青年的骨灰,牺牲者很有可能是1840年鸦片战争阵亡战士。为纪念这些阵亡战 士,计划大角山在发现骨灰的原地建立一个坟墓,并建立一个墓碑。 南沙资讯科技园 : 由霍英东基金会、香港科技大学和广州市科技局合作开发的以信息科技和其它创新科技为主题的一个国家级科技园。位于广州南端珠江之滨,背山望水,位置优越。 苏州园林式环境清新古朴,宁静雅致。园区内建有1.5万平方米现代化科技大楼,适合从事各类科技研发和产业化活动。配套齐全的生活社区,可为客户公司的员 工提供高质素生活环境。园区内商务设施也一应俱全。迎宾楼内83间装修精致客房,并配备完善的餐饮、康乐等设施,可为客人提供周到的商务酒店服务。会议培 训中心设备先进,功能齐全,内有30多间大中小型会议和培训室,可满足各种类型会议、培训场地的需要。 南沙资讯科技园环境优美,配套完善,是进行各类研发活动、会议接待、学术研讨、课程培训以及休闲度假活动的理想选择。 水乡一条街 : 又名姑苏园,紧邻蒲洲花园,在英东中学的对面。仿姑苏古街建造,灰瓦粉墙。飞檐翘角,沿河街市林立,河上横跨玉带桥,拱桥白石拦板,美仑美奂、过桥为长 廊,漏窗窗花,无一雷同,长廊回环曲折,风景层层展开,小花园穿插其中,园中植有桂花、鸡蛋花、茶花、紫薇花、玉堂春等,四时花香不断。 南沙啤酒屋 : 就在蒲洲花园旁边,充满异域风情的一处地方,听听歌唱唱歌,还可以喝到自酿的大麦、小麦和黑麦三种鲜啤。 鸦片战争博物馆 : 在东莞市虎门镇口村南面,也是当年鸦片战争的古战场所在地。东依牛背脊山,西对珠江口,是一所收集、陈列、研究林则徐禁烟及鸦片战争文物史料的专题性博物馆。 馆内庭院面积宽阔,树荫如盖,绿草如茵。中轴线上依次矗立着虎门人民抗英群像、林则徐塑像、馆 舍等。馆舍仿古炮台的立面设计,雄伟庄严。院内南侧是当年林则徐销毁鸦片时所开挖的销烟池。展馆分4层,建筑面积达2500平方米。陈列内容为《林则徐禁 烟与鸦片战争史实》,详细介绍了鸦片战争的起因和经过,展出了销烟池的木桩、木板;林则徐手书的对联、条幅;抗英时用过的武器;当年缴获英军的洋枪、洋炮 等珍贵的实物资料。二楼“金锁铜关”陈列,采用超视域背景画加原大模型,复原了虎门要塞的雄伟场面,气势感人。馆内大量使用场景复原、放映录像等手段,整个陈列生动有趣,游客络绎不绝。 该馆馆藏文物中有一批抗英时用过的大炮、炮子、火药缸、火药埕、大刀、长矛及当年缴获英军的洋枪、洋炮等。几门“功劳炮”,在当年鸦片战争中曾痛击过英国侵略者。 该馆基本陈列是“鸦片战争史实陈列”,内容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广东军民的抗英斗争、沿海各省军民的抗英斗争、鸦片战争的结局、扑不灭的反侵略烈火等部分。该馆还通过放映录像等形式配合陈列展览,向观众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海战博物馆 : 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海口东岸的威远炮台旧址附近,是一座专题性与遗址性相结合的博物馆。国家主席江泽民题写馆名。馆以鸦片战争古战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虎门炮台旧址为依托,利用文物史料,向人们展示当年中国人民抗击英国侵略的悲壮情景。该馆背山面海,环境优美,占地面积20.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由陈列大楼、宣誓广场、观海长提等组成纪念群体。 基本陈列有《鸦片战争海战》陈列和《虎门海战》半景画。《鸦片战争海战陈列》形象地表现了鸦片 战争时期中英军事力量的对比及中国军队英勇抗击从海中入侵的英国侵略者史实,热情歌颂了中国军民在反侵略斗争中表现出来的崇高民族气节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 神。《虎门海战》半景画,以写实的绘画与逼真的地面塑形,与现代声.光巧妙结合,生动地再现1841年2月26日虎门海战的悲壮场面。海战博物馆是虎门炮 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国三大禁毒教育基地之一。 袁崇焕纪念园 : 位于广东省东莞市石碣镇水南村,依傍东江,遥望榴花塔,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 袁崇焕纪念园是以纪念明末民族英雄袁崇焕为主题而设计、在袁崇焕故居遗址建设的古典园林,已建牌楼、袁崇焕故居、袁崇焕塑像、袁督师祠、袁崇焕“衣冠冢”、佘义士墓、袁崇焕传记浮雕等,拟建袁崇焕纪念馆、明朝一条街、古长城等。 2007年04月25日,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部长迟浩田将军专程到袁崇焕纪念园参观。迟 浩田将军表示:“咱们中华民族是个伟大的民族,自古以来可以说是英雄豪杰辈出,袁崇焕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伟大英雄,我们岳飞、袁崇焕都是在中华民族历 史上有褒有贬,经历坎坷,但是最终一条,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历史是公正的。”并亲手为纪念园写下了“护国爱民、英名永辉”的题字,高度评价民族英雄袁崇焕一生忠于国家、在民族大义面前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 园内袁崇焕塑像由享誉国际的雕塑大师潘鹤教授精雕细琢而成,气宇轩昂,威震九天,重现了伟人昔日雄风;十九幅袁崇焕传记浮雕精镂细凿,图文并茂,栩栩如生,记载了伟人峥嵘岁月;三界庙、袁督师祠结构精巧,典雅隽秀,蔚为壮观,是国内罕见的露天木质结构建筑;袁崇焕故居古色古香,袁崇焕“衣冠冢”古幽肃穆。园内曲径回廊、钟亭鼓阁、池馆水榭,错落有致,既有花香荔熟雀噪蝉鸣、湖光潋滟的自然风光,亦有儒雅悲壮的诗赋碑文。该园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旅游胜地。
大角山天后宫
Sites touristiques à visiter du programme du 17/08/2009 au 19/08/2009
1
2
4
5
7
8
9
3
10
11
12
13
6
Bienvenue sur le site Web !
法国番禺富善社 网站
Association PAN-YU en France
中文/Chinois法国番禺富善社
方显秋 先生
法国番禺富善社 网站
Accueil Général 08/2009 08/2010 Médias Photos 2006/2007/2008 Paysages Portraits Photographies Groupes 2009 Photos Exceptionnelles 2010 Défilé à PARIS 13e 2010 Yun Nan+Corée Video Video 2007 Video 2008 Video Exclusives Video 2010 Archives Progrmmes 08/2009 08/2008 08/2010 Nouvel An de 03/2010 2010 Liste des noms des membres 06/2010 2010/11 敬老联欢 2011/01 兔年迎春接福联欢暨富善社十六周年社庆 ContactsAssociation PAN-YU en France